源创无界|汇智未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2025年9月18日,第二届“城市礼物”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发布会于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2025年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现场举行。由昆明城市学院主办、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承办,云南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云南智慧城市集成服务商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AIGC云南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等单位的支持。旨在为大学生搭建展现创意才华的平台,挖掘更多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活力的“城市礼物”,助力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昆明城市学院副校长宁凡首先回顾了首届大赛的成果与影响。据介绍,首届大赛共吸引全国110所高校千余名学子参与,涌现出10350件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域文化再生、城市IP打造、时尚生活创意的优秀作品,为“云南礼物”注入了青春视角与新生活力。
昆明城市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刘娅现场揭晓了第二届大赛命题。本届大赛以“源创无界汇智未来”为主题,旨在以青年创意激活城市文化,以跨界智慧凝聚产学力量,通过设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创落地。大赛鼓励学生围绕云南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地理标志产品等核心元素展开创意设计,促进文化资源向创意产品的转化,助力云南文化强省建设与文旅产业升级。
在发布会中,企业命题宣讲环节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云南白药药香系列项目负责人贺菲菲结合即将推出的三款汉方系列香产品,发布了相关设计命题。命题呼吁以国潮包装设计打破传统汉方文化与年轻群体之间的认知壁垒,让汉方文化借助产品载体“活起来、传下去”。命题聚焦于三款新品的核心特点:四季养生香紧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本草理念,朝暮养生香针对年轻人“活力唤醒”的使用场景,二十四节气养生香则围绕节气物候智慧展开设计。设计要求将深厚的汉方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视觉语言,同时需兼顾环保理念,强化包装“可触摸、可互动、可传播”的媒介属性,使其成为年轻人乐于分享的文化符号,最终实现“文化赋能产品,产品承载文化”的双向价值。
云南省镇沅恒基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孙常锁在现场介绍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沅黑古陶”,并发布了设计命题:希望新锐设计能助力黑古陶从“高冷的博物馆标本”转型为“时尚的日常潮物”,打造能代表云南的“城市礼物”。命题要求设计聚焦三大关键词:“云南基因”——深度融合云南的民族文化或自然意象;“现代审美”——突破传统纯黑造型,引入极简线条、几何纹样、国潮烫金等元素,适配露营、电竞、办公等新场景;“实用导向”——强调产品的实用功能,让黑古陶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大赛设置“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和“‘城市礼物’创意设计”两大赛道,面向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开放报名。投稿类别有平面类、视频类、空间类、交互类四类。大赛将通过多轮遴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网络人气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获奖作品有望纳入“云南礼物”体系,获得高规格展示和产业资源对接机会。
云南地标协会秘书长吴政斌在发布会上宣布,协会将构建“原创认证+地标融合+全链服务”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为大赛全程护航。该体系旨在依托云南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开辟一条将独特“文化符号”转化为市场化文创产品的路径。获奖作品不仅可纳入“云南礼物”体系,还将获得昆明长水机场VIP展厅展示、腾冲科学家论坛推介、世界原创者大会全球传播等高规格曝光机会,并享受从版权登记、商标注册到地理标志授权的一站式服务,全面助力青年创作者以AI等新技术激活民族文化基因,推动云南文创从“传统陈列”迈向“国际橱窗”。
AIGC云南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秘书长森特笑虎表示,联盟将整合AI技术资源、行业专家网络与成熟案例库,为本次文创大赛提供从创意孵化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赋能。依托联盟建设的AIGC技术平台,参赛者可高效实现民族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解析、创意可视化呈现与衍生品智能设计;借助近200家成员单位的产业生态资源,大赛优秀成果将直接对接市场化转化通道。此外,联盟还将通过标准化的AI创作培训体系,帮助青年创作者突破技术壁垒,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具备市场价值与国际传播力的数字文创产品,助力云南打造民族文化数字化创新的区域标杆。
从首届的“初露锋芒”到第二届的“全面升级”,“城市礼物”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扇窗——让青年看见产业的需求,让产业看见青年的力量。昆明城市学院作为主办方,始终致力于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教育生态。本次大赛不仅是学生展示创意才华的平台,更是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学院将持续整合校企资源,为优秀作品提供孵化、推广及市场转化支持,真正实现“创意落地、价值共生”。
https://mp.weixin.qq.com/s/foDBJwjXuJESA6UdZkEmx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