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交响地标新生|沙河高教园科创绿核之名征集活动——为喜欢投票
沙河高教园科创绿核命名活动过半
在征集期收到141个名称投稿
经过初步筛选、专家票选
选出得票最高的20个名称开展公众投票!
本次征集活动是为最终绿地空间命名
扩展思路、提供参考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为喜欢,投票”活动
用一票之力
为这处承载学术氛围与生态之美的地标空间
赋予“最契合的名字”!
活动说明
高教园区域的中央绿地作为区域生态核心,不仅是师生休闲学习的“绿色客厅”,更是体现人文特质的重要载体。目前,开放公众投票用以吸纳大家的智慧,公众可在20个候选名单中选出1-5个心仪的名称。
投票时间:2025年5月21日-5月25日(共5天)
投票方式:每人可在公众号上投票1次。
投票要求:名称符合高教园区特质、具备科创性、标志性、传播性。
统计原则:评审采取专家评审与公众投票相结合的形式,专家评审阶段分数占比70%,公众投票占比30%。最终,依照两阶段分数总和次序,确定各奖项归属。
结果公布:5月30日公布结果。
名称详情
1沙核湾图片名字的由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灵感,第一沙核与沙河同音。第二生命谷与高教园中心的位置应该是核心位置,也寓意生命及创新的细胞核心。第三绿地是人们栖息的港湾,可以作为标志性地标!三个字也非常的好记,又能产生归属感。2智汇绿廊(Wisdom Corridor)图片
“智汇绿廊”灵感源自沙河高教园区的科创定位及波士顿“128公路”创新走廊的产学研融合模式。名称中“智汇”寓意智慧汇聚,体现高校师生、科研人才的思维碰撞与协同创新;“绿廊”呼应项目21.75公顷的线性生态空间,强调低碳海绵理念与景观连续性。英文“Wisdom Corridor”简洁国际化,便于传播。
设计上,绿廊串联多所高校,借鉴硅谷开放共享的科创生态,打造寓教于景的公共空间。名称既突出高教园区“校城融合”特色,又赋予其国际视野,如肯德尔广场的产业联动性。六字结构朗朗上口,符合传播需求,未使用生僻字,具备原创性与标志性,契合昌平打造“全球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的愿景。
5知行绿廊(Verde Greenway)图片
取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英文“Verde”(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中的绿色之意)。
6高教中央公园
名称融合沙河高教园“一轴一带一环”空间格局,以“中央”锚定地理核心与精神枢纽的双重属性,呼应“校城共生”战略。“中央”即聚合高校智慧、产业动能与社区活力,命名以简约语言凝练“科创+生态”愿景,是中国式科教产城一体化的创新实践,塑造兼具国际辨识度与本土引领性的精神坐标。
16知交汇(Knowledge Hub)图片
云影天光共徘徊,清泉石上自潺湲。这座植根于肯德尔广场的思维殿堂,以宋儒“格物致知”为筋骨,取阳明心学“知行合一”作魂魄。青砖黛瓦间悬垂数据星河,竹影疏帘外流转量子微光,恰似东坡笔下“水光接天”之境。书院格局暗藏数字经脉,九曲回廊化作创新通途,每方空间皆若稼轩词中“青山欲共高人语”的邀约。百川汇海处,东方格物精神与西方科创锋芒相激荡,恰如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当代回响。我们以星空为砚池,以思想作松墨,在硅基与碳基文明的对话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赤壁赋」——当数据流遇见水墨痕,当算法云邂逅金石韵,便是新知行哲学诞生的破晓时分。
17创核(Inno Core)
“创想原核”以生物学原核细胞的简约性与高效性为灵感,隐喻此处为知识创新的“遗传物质”承载地——正如原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此绿地作为高教园区的“创新中枢”,链接着高校的智力资源与产业转化动能。七地块的组团形态恰似原核生物集群,通过“胞间连丝”(共享步道、学术环廊)实现跨校协作,呼应科创生态的协同进化逻辑。英文名“Inno Core”中“Inno”取自创新(Innovation),“Core”直指核心,形成国际化认知锚点。命名突破传统绿地以景观特征命名的惯性(如朝阳公园、颐和园),转而聚焦场所的“知识生产”本质,与高校追求原始创新、颠覆性突破的科研精神深度契合。延伸的“原核裂变”(科创孵化器)、“原核矩阵”(交叉实验室)等子空间命名体系,可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叙事链,同时暗合生物学“中心法则”,强化跨学科融合意象,激发师生对命名内涵的深层共鸣。
20智汇长廊(Wisdom Confluence Corridor)图片
智:体现高教园区高校云集、人才荟萃的智慧属性,呼应高层次人才的思想交流;汇:有汇聚、融合之意,象征不同学术观点、创新思维在此碰撞交融;长廊:点明17公顷线性绿地的形态特征,简洁易记,便于传播。
23沙河科创绿轴
“沙河”直接点明了绿地所在区域,“科创”突出了高教园区的创新科研属性,这里汇聚着众多高校的师生和高层次人才,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造的摇篮。“绿轴”则形象地描绘出这17公顷线性绿地犹如一条绿色的轴线贯穿园区,不仅为师生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更是激发创意、促进思想碰撞交流的重要空间,寓意着此绿地是高教园区科创活力与生态之美兼具的核心纽带,简洁易记,富有意义。
24智绘沙河绿廊
“智绘”体现了高教园区师生凭借智慧在这里绘就未来、开展各种学术与创意活动的场景,无论是科研课题的讨论还是跨学科的合作交流,都如同在绿地这幅画卷上描绘出多彩的篇章。“沙河”明确地域,“绿廊”描绘出17公顷线性绿地宛如一条绿色长廊,为师生们提供自然惬意的环境,满足他们在忙碌学习工作之余交流思想、放松身心的需求,同时寓意着这条绿廊将成为孕育智慧成果、推动知识创新交流的重要通道,容易传播,富有地域特色与科创内涵,能成为沙河高教园区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26智联绿轴(Smart Axis)
“智联”凸显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赋能园区管理的特色,体现智慧路灯、环境监测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场景;“绿轴”直指绿廊作为公共服务配套区主轴线的空间属性,与上位规划中“一轴三片区”结构形成战略呼应。英文名“Smart Axis”采用“Smart+空间形态”的复合词结构,类似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的命名逻辑,既突出轴线串联产学研资源的枢纽功能,又暗含坐标系中“轴心驱动”的几何隐喻,契合园区打造创新增长极的愿景。
31未来智汇绿洲
名称融合“未来科学城”核心定位与“生态绿洲”功能属性,突出该绿地作为区域生态核心枢纽的作用。结合“联结未来科学城西区和生态绿心”的规划描述,强调其对周边科研、教育及居住区的生态辐射价值。“智汇”强调智慧汇聚,寓意这片绿地是高校师生、高层次人才交流思想、碰撞创新火花的场所,同时体现共生、共创、共享的理念,塑造活力科创氛围。
结合高教园区产学研协同特征与绿地的连通功能,强调智慧资源汇聚(“智汇”)及生态绿地(“绿洲”)属性。名称贴合“将各片区功能与景观融为一体”的设计目标,体现绿地作为科研、教育、生活交互纽带的价值。绿洲则契合功能性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智慧生态管理中的双重角色。
33知行绿洲(Scholarly Oasis)图片
“知行”源自“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契合高校育人本质与科研成果转化目标。“绿洲”既描绘生态休憩功能,又隐喻在高密度园区中打造思想迸发的创新沃土。
英文名通过“Scholarly”强化学术属性,“Oasis”传递人文关怀,形成记忆锚点。
37智汇聚能环
名称融合“知识聚合”与“能量循环”双重概念,灵感源于高教园区“学术资源高度密集”与“产学研生态闭环”特质。
智汇:高校智力资源汇聚,同时谐音“智慧”,象征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的“智慧磁场”;聚能:凸显绿地的功能复合属性,既承载师生思想碰撞的人文场景,又衔接企业创新需求与社区民生发展需求,构建“智慧能量循环场”的空间意象;环:既指线性绿地的物理闭环形态,区别于“一带”“一轴”的线性/轴线特征,又代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循环生态。
标语:“智汇无限,赋能未来”。
40棱镜科创园
“棱镜”借光学意象,寓意高校多元思想如棱镜折射,碰撞出创新光芒,贴合“思维交响”主题;科技感词汇打破传统命名套路,赋予名称独特质感,对标“肯德尔广场”的创新精神;隐含“7个地块”(如棱镜多面)的空间特征,与现状条件巧妙呼应。
42智汇沙河湾图片
以“湾”字呼应绿地“线性空间”形态(7地块串联如湾流),同时隐喻“智慧汇聚的港湾”;直接嵌入“沙河”地域名,“智汇”点明产学研协同属性,名称流畅易记,兼具生态与科创联想。
45星链科创广场
“星链”隐喻高校智慧如星辰互联,形成创新网络,契合“思想碰撞”“校城融合”场景;科技感词汇增强未来感,对标“硅谷”“肯德尔广场”等国际案例,提升格调;跳出传统“园/绿”字框架,用“广场”拓宽空间想象,兼具开放性与标志性。
49创享·沙河绿洲图片
结合“沙河高教园创享·HOPSCA”主体定位,沿用“创享”主题系列,同时强调科创性、文化性,形容严谨的科研与悠闲的生活共存的一种生活状态;采用化繁为简的方式,结合标志性、传播性的要求,用“沙河”强调地域性与标志性。
51沙河·智艺青野图片
设计目的是为了结合“智慧”、“文艺”、“青春”、“绿地”等概念于一体,其中“野”表示生机盎然的绿地,灵感来自“绿野仙踪”,加上“沙河”的前缀是为了将该名字与沙河绑定起来,而不单单只是一个名字。
52沙河科创绿洲图片
“沙河”具备区域标志性,“科创”体现征集要求中的科创性,“绿洲”是对于这片绿地的形容,越直接的形容词越容易记忆和传播,也满足设计要求。
53沙河科创绿廊图片
“沙河”具备区域标志性,“科创”体现征集要求中的科创性,“绿廊”是对于这片绿地的形容,越直接的形容词越容易记忆和传播,也满足设计要求。
奖项设置
最佳命名奖(1名):奖金2000元+荣誉证书+定制纪念品
创意优胜奖(3名):奖金500元+荣誉证书+定制纪念品
入围奖(10名):定制纪念品
人气奖(1名):奖金500元+定制纪念品(公众投票最高者)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8mmBH05g4yfBpTHHa-OFi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