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课程改革】关于“人工智能赋能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创新竞赛的通知
各有关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响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聚焦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改革新模式,2024年3月,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探索。为总结分享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标杆,探索人工智能与设计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打造“人工智能+”设计专业课程群,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教学方法革新、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管理创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和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组委会决定举办“人工智能赋能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创新竞赛。该教学创新竞赛旨在于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应用场景,探索数智化时代下设计创新与数字创意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组委会
(二)协办单位
阿里堆友平台、阿里云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教育》编辑部
(三)支持单位
同济大学、江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赛事宗旨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启动“人工智能(下文简称AI)+设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行动暨教研激励计划,重点促进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建设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培育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推动新形态数字化教材建设,支持人工智能赋能设计教育教学的重点团队建设,协同高校教学改革成果转化推广和优秀成果申报。受扶持和关注方向包括:
1.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建设项目;
2.基于数字资源建设的新形态数字教材建设项目;
3.面向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实践实验实习改革建设项目。
鼓励教师自由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艺术设计教学课程,可使用人工智能硬件设备支持教学,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生成课程方案、案例内容、多媒体资源,采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情景模拟、课堂互动、考核评价等,形式不限。
参赛对象
1.高校教师(包含高职高专):全国高校在职教师及聘任的行业导师、兼职教师等。
2.博士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有意向进入高校、名企或创业的国内外博士、博士后。
3.校企合作团队:院校与企业界联手组建团队参赛。(团队核心由至少1位高校教师和来自行业的技术专家或管理者组成。)
备注:以教师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5名团队成员。
赛道设置
赛道一:AI赋能专业课程改革与AI课程建设
1.参赛内容:AI课程以知识图谱为基础,构建课程的完整知识架构,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点。以课程、课堂、教材与实践的无缝整合,形成一体化设计,既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图谱体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完整的课程培养闭环。本赛项包括但不限于:
AI赋能专业课程改革: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等,特别强调AI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实际应用;
AI课程建设:课程需要涵盖AI的基础知识、核心技术、应用场景以及前沿动态,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形态数字教材:适用于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科研院所)本科生、研究生、继续教育等各层次教学的新形态数字教材创意策划、编著方案和出版成果等。
2.参赛教师提交材料:参赛教师提交材料:AI赋能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成果报告,AI课程(AI助教、AI智能体)方案、建设课题与教研报告,新形态数字教材等。
赛道二:数智时代产教融合课题、项目和创新案例
1.参赛内容:新质生产力时代,从产教融合和教育科技维度,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的关键。围绕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积极构建产教融合生态,通过实战化教学、项目制学习等方式,通过产教融合实践,携手企业搭建数智化教学基座,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数智化人才。本赛项包括但不限于:
产教融合课题:开展跨学科课题研究,促进艺术设计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组织跨学科团队,共同攻关AI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难题;
产教融合项目: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共同研发艺术设计项目和产品,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和需求,作为教学和研究的素材;
创新案例:案例能够准确反映当前教育与产业融合的实际状况,展示创新成果,并为其他教育机构和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2.参赛教师提交材料:产教融合课题报告、项目成果与创新案例。
提交材料要求
所有赛道均提交以下资料:
1.参赛表:所有参赛信息需通过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填报。
2.成果报告:(共提交2个文件)
1份成果报告(PDF格式),总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文件模版见附件,官网下载原件。
1个压缩包文件:请将所有除成果报告之外的材料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确保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内含所有相关PDF文件,例如课件、数字教材、AI课程方案等)。
3.佐证材料:仅提交1个PDF文件,大小不超过10M,文件模版见附件,官网下载原件。
赛道一另外需要提交:
教学实录视频(最多上传1个视频文件),要求如下:
1.视频采用MP4格式,分辨率720p以上,H264编码,每个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
2.提供1个学时完整的课程教学视频,涵盖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展示应用过程及相关成效数据或案例。
3.视频须连续录制,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不允许配音,不得出现画中画。
4.主讲教师须出镜,并有义务告知出镜学生本视频将参与赛事。
5.视频不应包含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也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等信息。请注意,此视频将会被公开展示。
6.视频不建议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LED显示屏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
赛程安排
1.报名参赛:2024年12月开放报名系统
①须通过组委会指定的网上报名渠道(www.milan-aap.org.cn)进行在线报名及作品提交。
②报名费用:为保障大赛的顺利进行,大赛收取¥150元/件的报名费。建议此费用由参赛者所在的学校或单位承担。
2.材料提交:2024年12月-2025年6月。
3.国赛答辩及评审:2025年7月。
4.系列活动:2025年07月底,颁奖典礼及学术活动、新赛季命题征集。
注:具体时间详见官网相应讯息。
评审办法及奖项设置
大赛全国统一评审,不设省赛,所有奖项均为国赛等级奖项。
1.赛道一:采取网络评审+线上答辩的方式。
组委会遴选全国知名专家进行评审。国赛设立一二三等奖,根据参赛课程数量分别不高于3%、5%、7%;其中,一二等奖需线上答辩,数量将视课程质量动态调整。请答辩教师提前准备好完整的成果报告及相关文档,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评审专家根据参赛教师的汇报进行10分钟的提问交流。
2.赛道二: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国赛设立一二三等奖,根据参赛项目数量分别不高于1%、2%、4%,数量将视项目质量动态调整。
3.组委会颁发国赛纸质证书。
知识产权及相关声明
1.所有投稿内容的知识产权归投稿者所有。
2.主办单位对所有来稿并获得等级奖的投稿内容拥有但不限于进行复制用以宣传、信息网络传播、出版、发行、展览、改编等权利。
3.提交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相关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其参赛团队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知识产权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
4.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公告的各项条款,主办单位保留对本公告各项条款的修订及最终解释权。
其他说明
本赛项由阿里设计系相关AIGC企业和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艺术创研中心提供支持,对优秀AI课程建设课题与方案将予以系统资源支持:
2-5万元教研激励基金;
知识图谱和应用场景编写;
模型训练工作组织支持;
资深专家一对一指导交流,统一安排出版;
工具平台资源支持,其他机动支持等
联系方式
1.赛事运营支持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20号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C座6层
联系人:赵莞兮、刘媛
电话:
邮箱:3051669276@qq.com
2.赛事组委会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98号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东楼701
联系人:张黎娟、李音
电话:021-65898806 65898816
邮箱:milan@milan-aap.org.cn
附件:“人工智能赋能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创新竞赛附件清单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组委会
2024年11月22日
附件
“人工智能赋能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创新竞赛附件清单
附件1
1.AI赋能专业课程改革与AI课程建设赛道参赛表
2.AI赋能专业课程改革与AI课程建设赛道成果报告模版
3.AI赋能专业课程改革与AI课程建设赛道佐证材料
4.数智时代产教融合课题、项目和创新案例赛道参赛表
5.数智时代产教融合课题、项目和创新案例赛道成果报告模版
6.数智时代产教融合课题、项目和创新案例赛道佐证材料
附件2
1.AI赋能专业课程改革与AI课程建设赛道评分标准
2.数智时代产教融合课题、项目和创新案例赛道评分标准
附件清单详见二维码
https://mp.weixin.qq.com/s/Dtl7Gms7Jn8E7IACzbh2DA
下一篇:绿岛湖公共艺术装置征集竞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