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新体验”文创设计大赛作品火热征集中
活动背景:
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非遗系统性保护的经验成果,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助力上海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样本,更好地展示上海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01
活动目的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推动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发展。
通过将非遗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产品,提升非遗的商业价值,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实现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良性循环。
发掘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设计能力的人才,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储备人才,扶持青年传承人,确保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将非遗以更直观、更现代的方式展示给公众,增强全社会对非遗的认同感,提升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参与感、获得感,强化非遗传播弘扬体系,构建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新格局。
大赛以“非遗新体验”为主题,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理念,计划评选出一批“创新、美观实用、可转化、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作品和设计方案,融入时代审美,打造城市礼物,有效激发非遗的内在潜能,让其在现代社会中不断焕发生机与光彩。
02
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主题为“非遗新体验”,参赛作品需围绕这一主题,合理运用非遗元素及技艺,创作出富有创意、并兼具美观和实用性的文创设计。
03
举办时间
2025年10月29日—11月5日
04
赛事内容
赛事设置
本次赛事按参赛作品性质设置产品组、设计组两大类。所有参赛的文化创意产品、作品和设计方案必须使用或者采用非遗相关技艺或者元素进行设计、创作、生产。非遗相关技艺主要包括传统项目、传统技艺等传统工艺,非遗相关元素主要包括各类非遗的图案、纹饰、色彩、声音、形象、场景、工具、材料等。参赛作品分为产品组、设计组两类:
产品组:设计、创作,形成实物产品等,参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具、玩具、食品、服装、饰品、箱包、数码产品、家用电器、乐器、旅游纪念品、家具、钟表、医疗保健用品、日化用品、厨卫用品、家居用品、生活用品等;
设计组:处于设计、创作阶段,尚未形成量产的实物作品或者设计方案,比如概念作品、打样品、手绘稿、数码稿、数码模型、实物模型等,参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上文“产品组”所例举的全部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及包装设计等。
主题创作要求
作品应深入挖掘非遗的内涵和精神,展现非遗的独特魅力,同时体现现代审美和时尚元素,具有明确使用场景,主题积极、内容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旋律;
在设计、创作、生产中,使用或采用其技艺或元素的非遗项目,应当已列入我国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使用或采用2项以上非遗技艺或元素的,其中涉及的主要非遗项目应当满足前款条件(我国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相关信息,可在各级人民政府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网站查询);
紧扣“非遗新体验”主题,立足国潮文创,力求“创新、美观、实用、可转化、有文化内涵”,参赛作品在设计、造型、题材、用途、工艺、材料等表现形式方面凸显新意,给人们带来新体验;
支持、鼓励体现上海城市历史、人文、生活、与中国传统节日节气相关、包含古镇元素的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无版权争议,参赛作品设计、创作、生产使用的原材料来源符合法律规范。
参赛对象:全校本专科学生
参赛要求:
作品图片上传要求:作品图片不少于4张,支持JPG、PNG、JPGE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4MB,最多上传9张。(请用手机或电脑上传图片文件。)
作品视频上传要求:如需上传作品视频,支持AVI、MP4、WMV、MOV格式,单个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B,最多上传1个视频;如单个视频文件大小超过200MB,可提供视频百度网盘链接及提取码,最多上传1个视频。
“遇见传统节日”类别参赛要求:运用非遗技艺或非遗元素表现中国传统节日、节气相关主题的参赛作品均可参加;
“日用品”类别参赛要求:运用非遗技艺或非遗元素的日用品类参赛作品均可参加;
05
参赛方式
参赛方式:
电子版参赛作品发送到邮箱1014639079@qq.com(邮件主题:姓名+学号+作品名);实物版参赛作品交到辅导员处。
奖项设置:
“最佳作品奖”10名绝美奖品+6分德育分
“最佳设计奖”10名精美奖品+4分德育分
“最具潜力奖”10名小奖品+2分德育分
(符合条件的获奖作品,将由学院组织,参与产品研发等相关活动。)
https://mp.weixin.qq.com/s/Z0QXIZzAb9fIK_voZZYlLA
苏公网安备32021402002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