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紀」全国50s-00s公共塑像影像征集
“你的生命里,是否也有过一尊沉默的雕像”
「重铸之年」
你可曾见过这样的一些雕塑,它们被树立且守候在50年代至千禧年初,在老厂区、家属院和公园里,大广场、小路旁,都有她们的身影。
工人手里的铁锤永远高举,母鹿的眼睛总在暮色里温柔垂落,褪色的运动员定格在跳投的瞬间,像一场永不结束的比赛,学生们高举着书本和原子球,向太空扬起笑脸。
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观看语非抚顺西戈小红书 抚顺一把刀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与市场经济初期建造的一批成本低可塑性强的水泥雕塑,也有部分花岗岩,大理石,金属及其他耐久性更高的材质的雕像,他们是集体主义美学的典型载体。这些雕塑多矗立于厂区、家属院、公园和图书馆,以工人、学生为主体,同时穿插母子相拥、仙女祥兽等温情意象。姿态昂扬,肌肉线条硬朗夸张,传递劳动光荣的价值观以及知识就是未来的思想。其造型融合苏联纪念碑风格与中国民间艺术,用乌托邦式的刚健美学承诺现代化未来。
这些中式雕塑,是凝聚集体感情,增强归属感的象征。
它们站在我们成长路上的某一个角落,看我们跳皮筋、追蝴蝶、推着铁环跑过蝉鸣的夏天,脸蛋冻得红红的跑过了冬天。天色渐晚,黄昏之后,走遍了路的迷茫的孩子们看到了它们,便知道家就在不远处。这些雕像,是属于一代人的记忆褶皱。
后来,高楼从烟囱的倒影里长出来,雕塑有的被敲碎,有的被涂上新漆,有的成了杂草丛生的哑谜,回家的路标,快要模糊不清。
大象滑梯、水泥雕塑、瓷砖墙画、蘑菇亭和圆拱门、神奇宝贝、动画城、飞碟高层建筑、满墙的蓝玻璃窗户、还有一擦就破的田字格。我们努力在当下找寻当年的痕迹,不只为了再次与当时的自己对话,更是想通过影像记录一段历史。或许再过20年甚至30年,当时的年轻人会怀旧些别的元素。短视频、直播、智能手机、甚至是ai。唯独不变的,是那份永远对于童真和自由的向往。还有一个可以随时回去温馨的家。
建筑的迭代,岁月的无常,或许有一天这些图腾也会被遗忘。
但按下快门的瞬间,水泥裂痕里仍能打捞起中式梦核的碎片,粗糙的雕像在风中露出柔软的微笑。我们在旧日雕像中追寻粗粝质朴的浪漫、集体主义的体温、经济上行时对未来的幻想、还有那些未命名年代的叹息。水泥是固执的,钢筋是坚硬的,不锈钢是冰冷的,记忆是真实的,童年是柔软的。
爬上大象滑梯的顶端,才发觉精神世界图腾中最高的山,在6岁那年我们早已登上。
我们在此发出征集,希望借大家之力完善一本全国范围内的共创性摄影图册“重铸纪”及后续相关展览,让我们一起激活这条陈旧而温情的脉络,在他们消失之前留下永恒的纪念,让这段被压在水泥与杂草之下的记忆重新被看见。
「重铸纪」公共塑像影像征集Open Call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7月,具体截稿日期待定,尽早投稿以增加入选可能
作品类型:摄影为主(设备风格不限)鼓励搭配诗歌、随笔、画作等衍生作
申请方式:投递邮箱343314867 qq.com(邮件标题格式:姓名+城市+雕塑命名)投稿作品画质不低于2MB,张数不限,风格不限。作品名称请以拍摄地点命名,文件夹内包含作品、个人简介、个人头像,可附加投递您与雕像的故事诗歌画作等。投递时请务必备注您的姓名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如您的作品通过筛选,我们会与您取得一对一联系,并沟通后续入册及展览事宜。
同时我们诚挚的寻找线下Art Space进行展览合作,地区不限制,北京上海成都沈阳优先。我们计划举行至少一场主题线下展览,展示重铸纪入选作品,并可能结合装置,档案文献等,共同营造一段可供公众沉浸式回望的“集体记忆现场”。
本次征集不收取报名费和参展费,入选的照片会由重铸纪小组负责输出制作排版成册,以及负责日后展览事宜。如需购买画册,仅需支付成本价与邮寄费用。
「入选艺术家权益」
1.入选者作品收入重铸紀—雕塑画册,附“重铸紀”收藏证书一份,微喷作品一份,永久享有署名权。
2.入选作品将有机会参与全国范围内线下展览,主办小组承办布展宣发事宜,使您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3.本公众号可为入选者提供个人推荐文章一篇,发布于重铸纪公众号和小红书平台。
「重铸纪」小组
王子嘉(勿扰鸬鹚)
辽宁鞍山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毕业作品《红旗炼铁厂》获主题创作奖,并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以家乡为原点,持续记录城市工业废墟,关注城市化进程中被忽视的时间与空间的痕迹。
崔钰坤
200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摄影专业毕业,手工书作者,曾入围第四届无相摄影样书奖。热爱与东北有关的一切。
戴墨凡
辽宁鞍山人,毕业于西美实验艺术专业。尝试从自身经历、城市历史叙事为土壤,探讨东北地区的文化脉络人文景观,通过艺术实践呈现出私人情感与宏观时代的交织。2024PIP鲲鹏奖口述史《后黄昏无故乡的人》
小璐
90后urbexer自由的职业使我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前往无人之地。非常热衷于拍下那些时光打磨过的建筑和物件。可能是受到爷爷影响,对旧时代的生活非常喜欢和怀念。
芦毅(芦毅同學)
辽宁鞍山人,现就职于鞍钢众元产业所属单位;
鞍山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鞍山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致力于创作纪实类长期关注单元《探寻鞍山工业遗产》。
加入「重铸计划」
重铸纪
发起人
“重铸旧日声为新世物”
"重铸紀"艺术小组扎根于中国东北。我们以"重铸"为方法,试图将工业文明遗落的废墟、老建筑、雕塑与公共设施转化为新精神图腾,在个体记忆的共振中,重构一部流动的集体口述史。
重铸紀通过影像、装置、绘画及在地创作,激活物质空间细微的情感褶皱,让沉默的混凝土开口诉说被遗忘的个体历史。在创作中搭建对话场域,让消逝的集体记忆与当代青年的生存困境碰撞,在解构与重建中寻找属于后工业时代的诗学。
"不是过去照亮现在,而是现在点燃过去"。
文案:崔钰坤王子嘉
https://mp.weixin.qq.com/s/J3vfC33ipxELCzNRvzH4x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