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园绿地改造提升方案设计竞赛评审会顺利举行
滑板、飞盘、跑步、露营......现如今,“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已然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小幸福”。业态、设施不断丰富的公园绿地,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在家门口也能邂逅“诗和远方”。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浙江近年来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公园绿地建设的工作成果。据2022年全国统计年鉴显示,全国共建成公园数量36303个,其中浙江建成公园2440个,占比6.7%,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成效明显。
浙江公园绿地建设是如何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实现公园绿地的服务增值的?
2023年,浙江启动了全省公园绿地改造提升方案设计竞赛,持续探索公园绿地建设的新方法、新思路。
2024年1月29日,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潮新闻承办,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协办,浙江省公园绿地改造提升方案设计大赛评审会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新港村共富风貌驿——“新港驿”顺利举行。
全省公园绿地改造提升方案设计竞赛复审会花絮
易为作为背后的场地策划和执行落地团队,在评审会的筹备过程中,负责了会议场地的布局规划、展示道具的准备以及整体氛围的搭建。
在会议前,团队仔细测量场地,结合场地特性和评审会会议流程需求,制定了细致的布置方案,为评审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Part 01、会场场地规划构思
全方位的考虑和策划
本次全省公园绿地改造提升方案设计竞赛评审会整个评审流程分为初审议程和复审议程两个阶段。
据悉,全省各地报送了110个地块作为此次竞赛改造提升方案的设计对象,展开了一场以“以人为本,开放共享”为主题的创新探索,吸引到510个省内外知名设计院、顶尖高校、工程设计单位团队(个人)报名,总计219组作品入围。
在一场大型竞赛类评审中,如何有序地展示200多组参赛作品?如何合理布置评审席和参赛作品区?规划流动线?等等.....都是易为团队需要深入思考和筹划的关键问题。
易为团队深知,场地的安排布置对于整个评审会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结合本次竞赛评审会的特定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和策划。
首先,为了保证参赛作品的展示效果,需要对作品进行分类,本场参赛作品分为了专业组和学生组两大类。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展示区域,每组作品之间留有150cm及以上的过道,确保每组作品都有足够的空间展示,避免拥挤或混乱。作品展示区的终点处设置了打印区和统票区,整体流线清晰明了。同时,利用场地内灯光和装饰等元素,提升空间展示效果。
其次,评审席的布置也要讲究科学合理。易为团队根据评委的人数和评审需求,设计了能容纳20多人同时讨论的U型评审区域。确保了评委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而且方便相互交流和沟通。U型评审区域,正中面向LED屏,以便及时获取活动相关信息,居中对称的设计增加了会议的隆重与正式感。
在此基础上,易为团队还考虑到会议流程的安排较为紧凑,在场地侧边附近贴心地布置了休息区以及甜品台。同时,设置多个入口和出口,避免人流拥堵。
Part 02、设计大赛评审会
初审议程&复审议程
初审议程:
1月29日上午,针对前期入围的219组作品,由杭州市园文局原局长施奠东、杭州市园文局原副局长朱坚平、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施德法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入围作品进行了初审。
经过初审专家们一上午的热烈讨论与层层筛选后,共有122组作品脱颖而出,成功晋级下午的复审环节。
复审议程:
复审过程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程泰宁领衔的专家复审团队,以专业的视角对优秀作品进行了全方位地评审与系统性地总结,最终评选出了本次大赛专业组和学生组的优秀获奖作品。
专业组一等奖6组、二等奖12组、三等奖18组;学生组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3组。
至此,浙江省公园绿地改造提升方案设计竞赛复审会顺利落下帷幕。此次竞赛获奖的设计方案还将与地方进行对接,为全省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提供设计方案支持。
在整个竞赛评审会前期,易为团队从多个角度出发,充分结合了本次比赛的场地和会议需求,全面考虑了评审会赛事的需求。通过精心的筹划和准备,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浙江的公园绿地建设前景可期。易为和大家一起展望,未来全省各地呈现更多具有辨识度、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公园绿地,实现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精神共鸣的提升,共同谱写城市公园新篇章。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kEPktTcW7EWMrXywcjwob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