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公布获奖名单:天津大学包揽双项冠军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作者2023台达杯组委会
为积极响应“双碳”目标,探寻零碳建筑技术路径,以“阳光·零碳建筑”为主题的202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于2023年12月4日在北京举办现场终评会,揭晓获奖作品。竞赛遴选零碳设计项目:广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馆、零碳提升项目: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社团综合楼两个赛题,结合政策导向,打造科教城绿色低碳理念的展示窗口,邀请全球建筑及相关专业同仁们共同参与零碳建筑建设。本届竞赛共吸引700余组团队报名,提交作品248件。经过由崔愷院士领衔、国内外顶尖学术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多轮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20项、入围奖30项。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归零者——呼吸乐园》、《风·井园》均来自天津大学。
图片零碳提升项目(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社团综合楼)一等奖作品,天津大学《归零者——呼吸乐园》
零碳设计项目(广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馆)一等奖作品,天津大学《风·井园》
终评会采用现场答辩的形式让入围小组更好的展示作品设计内容,也能够使评审专家能综合评价竞赛作品。进入决赛的16个团队通过图像、文字、语言与视频等多元方式展示阐述作品,并回答评审专家组提问。经过视频会议的方式,由崔愷院士、杨经文教授等十位评审专家历经3轮评选和讨论,最终选出本届竞赛的综合奖作品共计62项。
现场评审专家组(左上)与马来西亚汉沙杨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杨经文(右上)、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Peter Luscuere(左下)等国际专家连线讨论
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两个一等奖作品都将建筑设计的低碳化和绿色化进行了良好的结合。其中,《风·井园》建筑形体规整,屋面向南侧倾斜,压缩室内用能空间、增加了光伏的可利用面积,面向湖的一侧设计了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在内部空间穿插了多个冷巷,形成了丰富有趣的空间,同时引导了自然通风。《归零者——呼吸乐园》则保持了建筑本体原有的完整性,利用垂直绿化实现建筑的被动降温。屋面光伏系统对原有屋面的绿化和交通不产生影响,并生成连续、舒适的遮阴廊道。两个建筑之间的交通流线加强了两个形体之间的联系,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等专家进行现场评审
竞赛评审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表示,本次竞赛的两个题目,一个是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通过绿色设计提升建筑品质;另一个项目是在湖边的科技馆,与自然紧密相连,两个项目都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环境特色,也很适合有针对性的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工作。我们欣喜地发现参赛团队对作品都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与以往作品相比,本届竞赛作品考虑了更多技术细节,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了一种更具引导性的设计潮流,在竞赛学生作品中也不断涌现对新技术的讨论和应用,推动了中国建筑技术的的进步。希望未来的每一年竞赛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惊喜。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F4NKc_o4sghFW_EMtxqJX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