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薄笺,创意无限”|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投票正式开启
投票通道开启!
快为你心仪的作品投票吧!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2025年“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已悄然推进至激动人心的投票环节!
征集阶段,我们收到了同学们极具创意的投稿作品,由衷感谢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参与!
经过专业评委初选打分,共有19份参赛作品脱颖而出,进入公开投票阶段。
接下来将由大众评审投票产生决赛名额。最终成绩将根据“线上投票×50%+线下投票×50%”计算总分后,由高到低按排名进入最终评选。(线上投票与线下投票将由排名赋分制给分)
最终评选产生: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3000元;
二等奖3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1000元;
三等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500元。
让我们一睹作品风采,为心仪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
作品展示
1号
掌上之江
设计理念
作品含有校园内标志性建筑、荷花、天鹅等,以层叠方式出现,更精致美观。同时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能初步了解学校,还以AR创新方式,让家长和学生手机一扫,校园建筑就惟妙惟肖的出现在眼前。地图的呈现以亚克力插板的方式,不仅能够了解校园地理,还可以将建筑组合成装饰品,表现了我校对新生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情怀。
2号
有“鲤”之江逐浪鱻梦
设计理念
以“鲤跃之江·鱻启未来”为核心理念,采用“一折三境”立体结构——封面潮涌启程、内页书海徜徉、底层生机绽放。
封面以立式折页搭配校徽“之”字海浪激光镂空,形成动态光影,采用350g高阶细砂纸,触感模拟钱塘江畔粗粝石质,海浪纹路呼应钱塘江潮的磅礴气势,象征自强不息、奔腾向前的之江精神,也蕴含着之江“尚德致知,敢为人先”的校训。以白描的桥状正大门为引导线,弧线的走势凸显历久弥新的之江历史,寄托之江学院对新生的期盼与祝福。
内页圆满的“书海叠浪、鲤鱼跃门”之江图,提取图书馆早湖风景、喷泉广场、西南门展现钱塘江畔“鱻丽多姿”的之江校园风光,使用120g透光棉纸。以喷泉广场立页作为焦点,愿新生如潮头之鲤,踏浪而至,以学识为楫,跃向浩瀚星辰。
3号
柯桥纺韵扬帆之江
设计理念
本录取通知书以纺织流线为主题,巧妙地将之江学院的独特地域文化和办学历史融入其中。26根线条代表着学校26年的深厚底蕴,五簇线则象征着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五次重要事件。通过线条与几何图形的结合,精心描绘了校园建筑,呼应主题,充分展现了学校风采。折叠页巧妙地运用正负形设计,呈现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而帆船元素既代表学校前身,又寓意之江学子扬帆起航,迈向美好未来。整体设计简洁而不失内涵,是一份充满创意与匠心的录取通知书。
4号
紫宸梦启
设计理念
录取通知书整体风格庄重典雅,以紫色为主色调,象征尊贵与学术严谨,搭配金色文字,寓意收获与希望。封面底部渐变水波纹,灵感源于之江水文化,寓意知识源远流长,学校发展充满动力。年份“1999”与“2025”用金色字体,突出办学历史与未来展望。封二校园建筑轮廓剪影,展现校园环境与学术氛围。
文创冰箱贴以学院标志性场景为蓝本,融合图书馆、樱花与天鹅等元素,分别代表知识殿堂、青春活力与优雅宁静,共同构建出充满诗意与学术氛围的画面。
5号
走进未来之门
设计理念
录取通知书以“开启未来之门”为设计理念,采用抽拉式结构,外封为蓝色细框,中央饰以渐变蓝紫色的校徽,内页则展现同色系的东南门图案,抽拉间校徽渐隐,校门显现,象征学子推开知识大门,迈向新旅程。整体设计简洁大气,渐变色展现学院理性与创新的学术氛围,抽拉互动增添仪式感与惊喜,寓意深远,将成为新生珍藏的独特记忆。
6号
潮涌之江
设计理念
以之江学院正大门、图书馆、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为设计元素,结合之江概念特色创作潮涌之江底图,将上述材料进行整合,结合学院录取通知书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创意设计,加入2025年份特色,运用红、白、黄等基础色进行画面调整,采用录取通知书本体加录取通知书外壳的组合形式,最终制作出本作品。
7号
之江启梦
设计理念
录取通知书以融合底蕴与希望为核心设计理念。整体选用深蓝与米色搭配,沉稳且具质感,契合学院深厚底蕴与人文关怀。设计上,将校徽元素贯穿,强化学校品牌认知;校园建筑图景呈于封面,让新生提前感受校园氛围;蓝色飘带象征传承与希望,寄予学生美好祝愿。在结构工艺方面,分层设计与金属徽章、烫金工艺结合,既具仪式感,又提升档次,强调其珍藏价值,寓意学院对新生的重视与新生新征程的开启。
8号
日月之江梦想启航
设计理念
本款录取通知书以“日月之江,梦想启航”为设计灵魂,通过红色细框与抽拉结构的巧妙结合,将学院东南门的昼夜景象融入其中,寓意时间的流转与青春的蜕变。
红色细框彰显热情与庄重,东南门作为学院的精神象征,承载着无数学子的记忆与梦想。抽拉之间,画面从白天的朝气蓬勃渐变为夜晚的静谧深邃,配合烫金工艺、荧光油墨等精致细节,营造出时光交替的沉浸感。设计中融入学校建筑、校训等文化元素,既体现地域特色,又传递学院精神。这款通知书不仅是一份录取凭证,更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艺术品,象征着学院对学子的殷切期望与陪伴,见证他们从这里启航,追逐梦想,书写未来。
9号
潮涌之江湖丝织梦
设计理念
色彩主题:以勃艮第红象征学院的历史底蕴与严谨治学精神,月苍白代表创新活力与未来希望,形成古典与现代的碰撞。
核心元素:正面,卷轴两端延伸至页面边缘,形似展开的丝帛,呼应柯桥丝绸文化;采用丝绸织锦暗纹;曲折的河流象征着“之”字,湖面倒影,映出学院建;,小齿轮装饰象征工科精神。反面,采用金线暗纹勾勒出绍兴江南古镇和学校优厚的文化内涵。
核心理念:“湖为镜,丝为脉”湖面象征澄澈的学术初心,丝绸隐喻产学研融合的创新脉络。
“工韵织梦”:以工学之精密(齿轮)织就人文之华美(丝绸),体现学院“工科实力与地域文化共生”的办学特色。
10号
之江红韵启梦前行
设计理念
该录取通知书以“之江红韵,启梦前行”为主题,表达学院对莘莘学子的期许与欢迎。通知书选用手感细腻的珠光纸或哑粉纸,采用镂空裁切工艺,即“ZZJC”和“2025”,增加质感和趣味。
整体基调曲雅含蓄,庄重大气,采用学院主体建筑“之江红”(“胭脂红”)和淡黄色作为主色,胭脂红为主代表时代的传承,淡黄为辅传递着金榜题名的喜悦,两者结合兼具中式古典风格和之江学院自身特色。
录取通知书的封面采用信封样式,开门见山,提高仪式感;内部展开页面采用三折页、不规则裁切设计,有展示和收藏功能;内页则以之江学院的校徽和图书馆为背景,其中图书馆采用线条画的形式;背面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结合“尚德致知,敢为人先”的校训和校徽,展现之江特色。
11号
杏运之江泉涌风华
设计理念
通知书采用创意四折页设计,以“异形层叠”隐喻成长轨迹,波浪曲线贯穿始末,诠释“万千涓流终成江海,杏子新秀共赴未来”的文化内涵。每一次折叠和展开如同探索未知的宝藏,充满惊喜与期待。前三页的异形页分别提取图书馆、喷泉广场、俯瞰体育馆校园景观,融入银杏元素,是对学校过往辉煌成就的致敬,也是对新生未来在校园里收获识、茁壮成长的美好期许。
蜿蜒江河曲线体现之江学院所处地域的灵动与活力。水,以其包容、灵动的特性,象征学院开放的学术氛围和多元的文化环境,鼓励新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不断探索。水韵的柔美与江河的磅礴相互映衬,展现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12号
鸿运之江
设计理念
录取通知书:由信封和内页两个部分组成,以学校校徽作为信封的封口。以胭脂红为底色,寓意着喜庆、吉祥与热情,不仅代表着学校对新生的热烈欢迎,也象征着新生即将开启的校园生活将充满活力与希望。淡黄色为字体和logo的颜色,与胭脂红相辅相成,突出了重要信息,增添了整体的明快感,通过色彩传达出学校对新生的美好祝愿与殷切期望。
文创(日历):以和录取通知书一样的配色,整体非常红红火火,也比较显得大气,封面以生肖蛇的形象作为2025数字,象征了蛇年。
13号
门启"绍"华之子"兴"江
设计理念
整体采用“时空叠韵”的镂空三折页结构,体现“光影互动、虚实共生”的空间层次,以“一门一卡”串联地域文脉、校园精神与建筑美学,彰显“水木清华、理实交融”的文化命脉。封面(启程之章):以拱形门为视觉焦点,将“之江”字形解构重组,与拱门线条一体成型形成“字即门,门载魂”的意象。激光镂空配合凹凸压印的海浪纹理透出内页建筑剪影,象征之江之门为学子开启知识之境。内页(探索之章):右幅为“水韵之江”纪念卡,波纹层叠间浮现喷泉广场、图书馆穹顶与体育馆流线造型,寓意“方寸纳万象”;左幅以潮涌东南门为底纹,镌刻校训“尚德致知,敢为人先”,寄托“祝福与期盼”的院长寄语,形成“开合之间,潮起潮落”的情感闭环。
14号
书海撷兰潮涌之江
设计理念
以“穷理楼前探真知,潮声伴读兰自芳”为主题语,以“兰香雅韵,逐浪之江”为核心意象,象征学子如兰般高洁坚韧,凸显江潮涌动的进取精神。
封面设计采用建筑融合一道海浪与多簇兰花将图书馆、体育馆、穷理楼、喷泉广场等标志性建筑衔接,凹凸压印工艺,触感如波浪起伏,体现“兰生幽谷,潮涌之江;书卷为舟,乘风破浪”的校园文化底蕴。
内页通过纸雕工艺实现“图书馆”与东南门立体,彰显“纸雕千卷藏万象,兰香一脉贯古今的文化底蕴。校园建筑在海浪纹与兰花的衬托下,既彰显其独特的建筑美学,又寓意新生将在时代浪潮中“植根沃土,兰心永续”。
15号
筑梦通行证
设计理念
用抽拉的设计,从学校的正大门开始,每拉开一层会出现学校的不同标志性建筑,边上附着学校的历史、地图和相关的注意事项。每一层都采用镂空的设计,仿佛一步一步地走进学校里面,让新同学们提前对学校有一定的认知,不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焦虑。录取通知书的正中间是之江的Logo,从一开始拿到通知书就可以看到带有学校标志的图案,所有设计也围绕着Logo展开,体现学校的良好氛围和美丽景色。
16号
书山有荷鸿雁衔喜
设计理念
“水载道,金笺传薪”为主题,融合学院自然与人文底蕴。通知书采用三折结构:上叠蓝色水墨荷花图书馆剪影,图书馆剪影采用凹凸压印工艺,指尖触碰可感知荷花纹理,强化“手执书卷”的沉浸感。缀以银燕翩飞,象征“书山有荷·鸿燕衔喜”,呼应钱塘山水灵韵;中叠暗红本体如朱砂印信,承载庄重录取誓言;下叠烫金校门与大道,内页延展至层叠远山,似旭日破晓,寓意学子踏上“工学匠心”的熠熠征程。内页总体暖黄基调,传递“尚德致知”的温厚期许。
设计巧藏互动匠心:展开时天地渐开,从青荷静影至金晖长路,形成“山水启智—金石为诺—追光而行”的叙事脉络;烫金校徽随光流转,UV工艺暗藏校训波纹,呼应“知行合一”的治学精神。
一纸邀约,凝山河之形、铸工学之魂,愿新生于之江的湖光山色间,以笔墨写意青春,以笃行铺就星河。
17号
青云之柬
设计理念
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与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希望通过设计,让每一位收到通知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的温度与精神,同时也能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荣耀。
1.视觉风格:
选择深色调,搭配金色烫金,营造出一种庄重与典雅的氛围;加入几何图形和渐变色彩,让设计更具现代感。加入了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校训,让学生一眼就能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底蕴。
2.材质与工艺:
选择高品质的纸张,学生在触摸通知书的瞬间,就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在工艺上,采用烫金、压纹等细节处理,让通知书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3.内容布局:
确保录取信息:学生姓名、专业、报到注意事项清晰醒目,避免过度设计影响实用性。同时,加入校长的寄语或一段对学生的个性化祝福,让通知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充满温度的鼓励与期许。学生在打开通知书的瞬间,不仅能感受到被录取的喜悦,还能对未来充满期待。
18号
之江蓝韵青春序章
设计理念
封面的中间大校徽凸显之江学院的气派,整体采用了湛蓝,稳重也呼应学院依江而建。烫金建筑与水波纹样与湛蓝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眼前一亮,耐人寻味,整个画面简洁大方,严谨理性,凸显之江学院沉稳的特色。以横版的方式呈现,学生收到通知书,一翻开,上下部会呈现出字样“1999-2025”,录取通知书代表学院的办学时间。同时“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欢迎您!”几个字体现出学校的对学生的亲近感,拉近距离。细节感突出,同时会给新生带来新奇的打开体验,不再只是简单的一张通知书,提高了拆通知书的仪式感,体验增强。
19号
之江雅韵学启新程
设计理念
整体色调以学校建筑的暖棕与米黄配色为主,暖棕似秋日暖阳,寓意学院给予新生温暖且坚实的依靠;米黄如柔和月光,象征知识的光辉,二者搭配既具稳重感,又不失温馨活力,契合大学开启知识新旅程的寓意。
封面中心标志性建筑图像的融入,展现学院独特风貌,录取通知书五个字以艺术字体呈现,飘逸酒脱,富有动感。
内页正面以双色分割形式展现,搭配和谐且具层次感。帆船图案寓意新生在知识海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开启全新的学习征程。“2025”明确入学年份,强化专属纪念意义。学院图书馆建筑线条图,既展示学院的图书馆文化设施,也激励新生以书为友,在知识的宝库中探索。校训“尚德致知敢为人先”置于醒目位置,是学院精神内核的凝练,激励新生在品德修养与知识追求上积极进取。
背面以米黄为底色,四周饰以精致中式花纹边框,体现传统文化韵味。校徽置于中心偏上位置,凸显学院身份。底部柳树、飞鸟、小鸭的简约图案,展现学院独特风貌,也为严肃的通知内容增添了一抹灵动与温馨。
以上就是晋级的所有参赛作品~
快来为你pick的作品
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线上投票时间:3月31日-4月4日
线下投票地点:学缘堂门口(大食堂)
线下投票时间:4月1日-4月2日
严禁刷票等不公平行为哦!
作品来源:各参赛个人或团队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vxxdiyBVzIq6KvLgQkiKL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