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光影中南”校史文创设计大赛线上投票
第二届“光影中南”线上投票来了投票
校史文创设计大赛红色基因薪火传承,社彩之笔描绘新章
第二届“光影中南”校史文创设计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我们采用“线下答辩+线上投票”的方式综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本次大赛的入围作品吧!PS:文末投票通道已开通!
1.钟楼“书”灯李可
本作品仿照书籍外观形态,寓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书籍展开后灯光亮起,体现“打开书本,点亮知识”的深刻内涵,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展现现代设计与文化传承的融合。核心元素包括手绘钟楼图案和书灯结构。钟楼作为校园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学校的历史与精神。手绘图案在还原建筑细节的同时,融入柔和光影,使其在灯光下更显温暖、静谧与庄重。书灯外壳是木纹材质,呼应学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展开后呈扇形,象征中南大开放包容、多元发展的格局。整体设计既传递校园文化,又兼具实用功能。
2.中南御守余锦萱作品以“御守”为载体的设计,承载着我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情感与祝福。御守原本是象征守护与祈愿的物品。我希望通过这个设计,将学校的独特文化与温暖氛围融入其中,让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能成为师生和校友们珍藏的纪念品。在设计过程中,选取了文波钟楼和校园猫作为核心元素,象征知识的传承与温馨的校园生活。钟楼周围点缀樱花,展现春日校园的生机与美好。御守中央印有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传递学校精神与对学子的祝愿。整体设计简洁清新,色彩和谐,既保留传统御守形式,又融入校园文化特色。旨在成为中南大学子的精神寄托与守护符。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母校的祝福与陪伴。
3.四季·中南林沛萱该作品以中南大的四季为灵感,融入中南大的标志性建筑、季节性植物、校训等元素进行系列文创设计。设计中融入四季相应的中国传统色,希望这份独属于中南大的文创能陪伴同学们一同走过四季、走过四载。作品以四季为题,共设计四幅主要图案线稿,并进行了色彩绘制,该图案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创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书签、徽章、明信片、帆布袋、钥匙扣、印章、礼品袋等。
4.四季“予”你何恩希
这五张明信片选取了中南大校园四季中的代表性画面。通过展示这些画面,寄予了中南大学子对于校园生活的憧憬与热爱。一寸寸热土同样承载着数年来历代中南大学子的青春与梦想。明信片样式简洁,以留白烘托出氛围,是中南大学子纪念的载体。
5.“钟樱绘境”透卡黄婧芊滑动查看更多图片本设计以"凝固时光·传承精神"为核心,围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地标景观与人文底蕴展开,通过透卡这一轻巧载体,将校园的学术品格、历史积淀与青春印记凝练为可触碰的文化符号。文波钟楼象征严谨治学的精神灯塔,九孔桥隐喻知识通达的学术纽带,樱花则承载学子对校园时光的诗意寄托,三者共同构建出"理性与浪漫共生"的校园精神图谱。文波楼钟楼暗喻"求知当惜晨光"。九孔桥呼应"九思九融"的治学理念。以绿叶花瓣打破建筑线条的严肃感,粉色与校徽蓝形成视觉张力。顶部缀以校徽和校名,强化身份标识。
6.钟影纪系列文创手账本胡佳忻“钟影”描绘出钟楼的样貌,象征着它在校园里的独特存在,“纪”有记录之意。本作品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标志性建筑物钟楼为创作主体,其承载着学校多年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与拼搏。它是学校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者,将其融入文创设计,是对学校深厚历史底蕴的传承与弘扬。在设计中,提取钟楼的建筑轮廓、独特的钟表造型等元素,以简约而不失精致的方式呈现,唤起师生和校友们对校园时光的美好回忆。钟楼往往代表着学校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守时奋进的精神。在设计方面,选用手账本作为载体,美观与实用并存。图案结合古典祥云纹样,既保留了历史韵味,又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7.笺刻光影·中南印迹刘益溪该作品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史文化为核心,围绕光影中南这一主题,通过明信片与书签设计,将校史脉络与校园精神具象化。正面以校徽、文波楼和学校北门为主体,采用渐变金色线条与深蓝色线条,分别勾勒图案轮廓。背面则是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书法字体,分别以春天的樱花与秋日的枫叶作为主体调,尽显典雅与传承。
8.赤韵中南·剪艺风华黄嘉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红色基因更是流淌在学校发展的脉络之中。本作品是以红色为主色调设计的明信片,旨在彰显学校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用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校史文化。通过社彩之笔绘就学校发展新篇,让“光影中南”的校史文创主题以鲜活的形象呈现,唤起师生及校友对学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元素选取:精心挑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文波钟楼、南湖、九孔桥等,作为剪纸的核心图案。这些建筑不仅是学校的物理标识,更是校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迁。色彩运用:采用鲜艳的红色,寓意学校传承的红色基因,同时也象征着革命先辈的热血精神以及学校蓬勃发展的活力。主题契合:紧扣“红色基因薪火传承,社彩之笔描绘新章”的主题,在展现校史建筑的同时,传达学校在红色基因引领下,不断创新发展的理念。以剪纸作品为载体,为“光影中南”校史文创设计大赛增添独特的艺术风采。
9.印象中南大.文创套组宋佳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在插画中融入历史建筑与现代校园风貌,体现学校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发展。学术与人文的并重:通过描绘校园的教学楼、办公楼和图书馆,展现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关怀。传递校史情怀:作品主题围绕校史文化展开,如校歌中“从战争走向胜利,从黄河走向长江”、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学风“砥砺德行,守望正义。崇尚创新,止于至善”等文字说明,传递中南大深厚的校史文化与精神内涵。
10.“钟楼”卡套何知谦周彩婵钟楼作为中南大的经典建筑之一,是无数财大学子心目中的“最美地标”。背后的橙色晕染,似晚霞、似云雾,是我们上、放学路途中抬头不经意一瞥的“诗和远方”。上面的飞鸟,是老师,引领无数中南大学子在学习中探索未来可能性;也是学生,迷茫过、蹉跎过、徘徊过,但依然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不惧从头再来。也许有时努力的结果不如人意,但我们在努力中却逐渐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即使失败也不觉痛苦,“天空没有翅膀的影子,但我已飞过”。中南大学子就这样飞呀飞呀,飞到五湖四海,飞到祖国需要的地方,飞到自己梦想的彼岸......“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是学子们路途中最好的风向标,引路灯。
11.足迹·中南大文创套组余英俊杨慧敏邱如瑩
本作品在回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七十余年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校史,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部分:初创·根基——中原大学初创时期(1948-1953年);第二部分:发展·沉淀——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成立至最终合并时期(1953-2000年);第三部分:融合·腾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时期(2000年至今)。每个时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校园建筑:文澜楼、中原楼、图书馆绘制图案,形成三个具有中南大特色的徽章,也可修改制作成为冰箱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图案设计中,我们注重细节和色彩搭配,力求还原每个时期的校园风貌,让观者能够感受到学校历史的厚重与辉煌。同时,我们还结合了现代设计元素,使作品既具有历史感又不失时尚气息。除此之外,三个学院建筑还可运用到其他不同的文创产品中,如明信片、手提袋等,可广泛适用于不同文创产品中。
12“中南毓秀”勋章刘飞宇高玉龙何立锋
勋章的上半圈是金色字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表明学校名称。底部是“中南毓秀”四字,寓意着学校坚持由党创办、建校为党、成长为国、发展为人民的办学初心。勋章的中间部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文波钟楼,钟楼位于学校东部,寓意着中南大学子从中南启程奔赴祖国各地,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勋章的左下部和右下部由花卉组成,寓意着中南大学子像花儿一样向阳盛开,努力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请大家动动手指为你喜欢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吧!截止时间:3月27日15:00每个账号每天可投一票
想要了解更多学校的历史吗?那么请关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档案馆校史馆~中南大的前世今生等待你的挖掘排版:黄絮萱指导老师:张兰审核:潘丰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档案馆校史馆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3OJTMfbxTYTGx-fVjVV2j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