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价值奖评审团公布|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类别报名征集中
来源于何见平展览设计互联携手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博物馆),共同推出两年一度的设计价值奖,旨在发掘并表彰中国当代优秀设计实践。奖项覆盖多个门类,既面向专业人士,也面向富有潜力的学生设计师,为中国设计力量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首届设计价值奖共设专业组和学生组两个组别,设置四个类别进行评审,"建筑与环境空间设计""时尚、材料与珠宝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四个领域。
•专业组:入围奖:占参赛作品数量的20%,表彰在各类别中展现出色创意与专业水准的作品。类别大奖:4个类别各设3名,共12名,这些作品代表了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最终大奖:每个参赛类别设1名,共4名,获奖者将成为本届专业组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力量。
•学生组:入围奖:占参赛作品数量的20%,旨在鼓励学生群体的创新潜力。新星奖:每个参赛类别设4名,共16名,鼓励在设计探索中拥有出色想法与潜力的年轻创意人。
•特别奖:学生奖、教育贡献奖、影响力奖
面向在创意、教育或社会影响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参赛者,彰显设计在社会与教育领域的多元价值。
•最佳人气奖:由大众投票产生表彰在社会影响力与公众认可度方面表现亮眼的作品,让大众共同参与并见证设计的力量。
设计价值奖不仅是对个人或团队创意的肯定,更是进入国际设计领域、获得全球认可的机会。奖项特别关注受文化或在地市场启发的设计作品,致力于发掘和推广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设计力量。
首届设计价值奖2024/2025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类别,邀请何见平、威尔·哈得森(Will Hudson)、刘治治、潘虎、张弘星五位担任评审。(按照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序)△Daydream何见平个展现场 hesign,设计互联联合供图△图片源自It Nice That网站△图片源自立入禁止网站△图片源自潘虎设计实验室△张弘星博士于V&A博物馆策划的“创意中国”2008及”中国古代绘画精品700-1900“展览现场
V&A博物馆长期关注设计如何影响交流与互动方式,既溯源历史,也紧跟现代创新。从平面印刷到交互设计,从数据可视化到UI/UX,视觉传达的形态不断演变,拓展媒介形式的边界,也推动信息生态系统的变革。
V&A博物馆的收藏体系完整记录了这一演进,涵盖16世纪的印刷品、19世纪威廉·莫里斯的墙纸,到21世纪的电子游戏。无论是常设展览中的版画、绘图与摄影,还是数字设计周、电子游戏特展等当代策展实践,V&A博物馆始终见证并推动着设计的发展。
以下几个V&A博物馆重要展览与研究项目将带你深入探索平面设计如何塑造当代视觉体验:V&A博物馆从1856年成立之初就开始收藏壁纸,如今拥有世界上最精美的壁纸收藏之一。馆藏涵盖16世纪至今的壁纸发展历程,包括17世纪的黑白木版印刷壁纸、18世纪的植绒壁纸和中国风手绘壁纸、19世纪威廉·莫里斯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时期壁纸,以及20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和当代壁纸设计。这些收藏系统地记录了壁纸工艺的技术演进和设计发展。这是V&A博物馆首个专注于电子游戏的大型展览,探讨21世纪电子游戏设计的创新性与社会影响。
展览通过手稿、概念艺术、编程代码、开发者访谈等内容,呈现游戏从创意构思到最终成品的完整过程,关注电子游戏的设计,而不仅仅是其娱乐功能。展览特别设置多个互动体验站,让观众直观感受游戏如何通过视觉与交互塑造沉浸式体验。V&A博物馆自1852年成立以来,一直关注当代创意生产的演变,积极收藏最新的艺术、设计与制造实例。
自20世纪60年代起,计算机、绘图打印机、电子游戏机等数字技术的兴起,以及后来的智能手机与互联网,深刻改变了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的方式。
以下精选自V&A博物馆“数字设计”(Digital Design)类别的藏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的最新发展,也反映了V&A在收藏和研究前沿设计实践方面的快速响应与持续探索。V&A博物馆的这些研究与收藏再次印证: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不仅是信息的表达方式,更是推动技术、文化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首届设计价值奖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类别,回应全球视角评选优秀的设计实践。或许你的作品正是定义未来设计趋势的关键一环。奖项报名即将截止,不要错过!官网报名链接:https://awards.designsociety.cn/
*除另有说明外,本文照片均归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所有
©来源:大赛组委会
https://mp.weixin.qq.com/s/lSJeypOGHToSyg6_A3Ac_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