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主体赛复评工作圆满结束
9月13日至14日,2025“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主体赛复评工作在深圳三诺智慧大厦顺利开展。经过严格评审,共有312件作品成功晋级,其中50件作品成功入围终评。评审结果将于近期在“Better Design Award”公众号及大赛官网正式公布,并开放查询。
自5月23日启动全球征集以来,大赛组委会共收到15691份设计作品,参赛范围覆盖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参评作品涵盖装备制造、航天航海设备仪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品、现代轻工纺织、泛家居、CMF、数字创意与信息服务、智慧城市、城市公共设计、绿色生态、未来产业、社会创新等多个领域。
主体赛复评评审会议
主体赛复评评审会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原党委副书记、副召集人彭小毛,以及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分别发表致辞,并为评审专家颁发聘书。组委会工作人员向各位评审专家详细介绍了评审规则与流程,并对评审系统进行操作演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
原党委副书记、副召集人彭小毛致辞
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
会长封昌红致辞
评委聘书颁发仪式
此次主体赛复评采用“图文+实物”评审模式。在为期两天的评审过程中,25位专家在公证处的严格监督下,遵循公平、公正、客观、专业的评审原则,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审,经过图文审核、现场考察、综合评议等多个环节,最终确定了晋级名单。
主体赛复评评审环节
2025“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主体赛复评工作圆满落幕,标志着大赛评选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我们期待在后续的终评环节,能够发掘出更多具有前瞻性、产业化及人民性的优秀作品,去构建具有中国话语权的设计评价体系,以中国智慧来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的创新。我们邀请每一位热爱设计的朋友们,持续关注大赛的精彩进展,共同见证“越来越好”的设计作品!
此次主体赛复评评审,我们荣幸地邀请到来自产业、学术、媒体、投融资等多元领域的资深专家,共同组成评审专家团。在此,组委会向蒂莫西·雅各布·延森Timothy Jacob Jensen、关道文Thomas Kvan、汉努·卡霍宁Hannu Kähönen、克里斯·维斯托克特Kris Verstockt、宋奉奎BongKyu Song、胜沼润Jun Katsunuma、塔帕尼·希沃宁Tapani Hyvönen、尤哈·塔皮奥·科索宁Juha Tapio Kosonen、陈冬亮、陈青琅Albert Chen、陈江、陈国强、戴蓓、段胜峰、官政能Cheng-Neng Kuan、杭间、李晓玲、陆定邦、毛小娟、钱竹、王峥、于炜、杨明洁、张雷、周小良Chao Sio Leong(专家排名不分先后)25位复评评审专家的辛苦付出与辛勤工作表示诚挚感谢!
复评评审专家团
Juror List of Second Evaluation
*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蒂莫西·雅各布·延森(丹麦)
Timothy Jacob Jensen(Denmark)
Timothy Jacob Jensen工作室首席设计师
蒂莫西·雅各布·延森17岁加入Bang&Olufsen设计团队,24岁时作品入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28岁接管雅各布·延森设计公司(Jacob Jensen Design),30岁成为Gaggenau首席设计师,48岁被任命为上海复旦大学教授。55岁时获评中国年度设计师。现领导Timothy Jacob Jensen Studio,带领全球创意团队。2025年,他迁居中国佛山。他的家族设计传承可追溯至1920年。
关道文(丹麦)
Thomas Kvan(Denmark)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创始院长
讲席教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创始院长。他于2005年分别获选为亚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研究协会会士及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会士,2021年获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士。历任墨尔本大学副校长(校园与国际发展)及建筑、设计与规划学院院长,悉尼大学建筑、设计与规划学院院长及香港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任职墨尔本大学期间,筹建了墨尔本设计学院并设立多个大型跨学科研究项目。他在墨尔本大学、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及新南威尔士大学担任或曾担任名誉及顾问职务。
汉努·卡霍宁(芬兰)
Hannu Kähönen(Finland)
芬兰创意设计公司(Creadesign Oy)总裁
欧洲顶级工业设计大师,芬兰创意设计公司(Creadesign Oy)总裁。2001年被芬兰总统授予“艺术家教授(Artist Professor)”称号,被芬兰艺术学会MOUTO授予终身成就奖。
克里斯·维斯托克特(比利时)
Kris Verstockt(Belgium)
CRE8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2001年,Kris创立了奎艾特(CRE8 Design),以「设计驱动创新」为使命,从策略规划、概念引导到项目监督,全面引领团队发展方向。在他的带领下,奎艾特从初创时的小规模团队,成长为超过45位设计专业人才的国际级设计顾问公司,客户横跨科技、消费电子、医疗设备与新创产业等多个领域。凭借兼具创意与实务的设计成果,奎艾特迄今已荣获128+项国际设计大奖,包括iF、Red Dot、Good Design等国际设计界的最高荣誉,成为台湾设计走向全球的重要代表之一。除了带领公司持续成长,Kris也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展现影响力。
宋奉奎(韩国)
Bongkyu Song(South Korea)
BKID创始人、设计总监
宋邦奎在首尔学习工业设计,并在三星电子主导Galaxy手机设计。2006年,他创立了BKID,为宝马、奥迪、西门子和爱茉莉太平洋等全球客户提供产品、家具、照明、品牌战略和研究服务。曾获得iF奖、Red Dot奖和IDEA奖,在Super Studio和Maison&Objet全球展出,现在是BKID和Matter&Matter的联合负责人。他被评为“KIDP Next Gen Design Leader”(2009年),曾担任iF评委(2020年)和首尔设计委员会顾问,并获得《韩国日报》和《福布斯》的认可。
胜沼润(日本)
Jun Katsunuma(Japan)
NEC首席设计官
毕业于多摩艺术大学。他在产品设计、品牌塑造和沟通设计等不同创意领域建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曾在NEC、索尼及其个人创意工作室工作。他的创意成果获得了众多国际设计奖项的认可,并担任多个全球设计奖项的评委。2020年,他加入NEC,并被任命为公司高管、首席设计官,负责企业战略部门内的设计、品牌策略和企业沟通,为增强企业价值做出贡献。
塔帕尼·希沃宁(芬兰)
Tapani Hyvönen(Finland)
Hyonen Design首席执行官
塔帕尼·希沃宁毕业于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现为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他先后创办了设计工作室Destem(1996)、Edea Design(1990)和Hyvönen Design(2017)。2014年至2019年期间,曾任上海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与创新学院的客座教授,并自2014年起担任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曾获1984年芬兰国家艺术与设计奖、1991年年度工业设计师奖,以及1992年芬兰设计贡献奖。他的作品被赫尔辛基设计博物馆、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设计中心及纽约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收藏。
尤哈·塔皮奥·科索宁(芬兰)
Juha Tapio Kosonen(Finland)
知名工业设计师
前华为可穿戴产品首席设计师
尤哈·塔皮奥·科索宁是一位资深工业设计师与设计领导者,拥有超过36年的国际消费产品开发经验。他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艺术大学,获设计领导力艺术硕士学位,长期在各行业推动创新,将战略前瞻与实际设计能力相结合。在职业生涯中,Juha曾与诺基亚、戴尔、惠普、索尼爱立信及华为等全球科技领袖企业合作,参与尖端消费电子产品及专业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他的工作涵盖产品识别创意、用户体验创新及品牌驱动的设计策略,帮助企业推出既贴近用户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陈冬亮(中国)
Chen Dongliang(China)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汽车金乘奖仲裁主席。长期致力于设计研究实践、产业推动和国际交流。1995年始,承担北京市政府工业设计示范项目实施。担任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展”和法国“感知中国-设计北京”策展人、国庆50周年“科教方阵”彩车主创设计。先后创办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设计红星奖、北京国际设计周和中非“北京-内罗毕创意研发中心”。成功组织申报教科文创意城市网络北京“设计之都”。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北京创造”科技人物等称号。
陈青琅(中国台湾)
Albert Chen(Taiwan,China)
ACD设计创办人、设计总监
ACD设计创办人、设计总监,前inDare Design设计副总裁,前TCL全球设计总监。在工业设计、设计管理与创新开发领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专业经验,曾任职于国际设计顾问公司及大型跨国企业,历经设计师、设计总监到设计管理高层等职位。他负责过跨国团队的建立与管理,包括上海、深圳、米兰及巴黎等地,专注于工业设计、用户体验(UX/UI)、品牌策略及文化创意产业专案推动。他曾带领团队获得逾百项国际设计奖,也多次受邀担任国际与地区设计奖评审,如iF、金点设计奖及金点新秀奖等。
陈江(中国)
Chen Jiang(China)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全国工业设计专业十佳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光华龙腾奖・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设计70人提名奖、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东设计70人表彰,中国机械工程协会设计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理事长。
陈国强(中国)
Chen Guoqiang(China)
燕山大学副校长、教授
现任燕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TIA十佳设计教育工作者。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工业设计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设计创新及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新型智库)主任。河北省“燕赵英才(A类)”、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设计类联合金课)带头人。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SCI等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2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创新设计及方法研究。
戴蓓(中国)
Dai Bei(China)
资深媒体人、独sir家居创办人
资深媒体人、独sir家居创办人。2017年中国装饰设计行业十大杰出青年。历任搜狐家居、新浪家居全国总编辑、乐居财经家居总经理。连续担任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绿色家居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室内设计协会陈设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国际设计周专家团成员、中国设计红星奖评审,创基金理事会专家顾问。她创办的《戴蓓TALK》《独sir家居》新媒体矩阵,对话全球设计、文化艺术、家居行业名家,成为家居和设计行业具有影响力和头部新媒体平台。
段胜峰(中国)
Duan Shengfeng(China)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称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带头人。设计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重要展览中展出,获国家级奖项5项、专业权威奖项20余项,代表作品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暨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金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官政能(中国台湾)
Cheng-Neng Kuan(Taiwan,China)
台湾实践大学荣誉讲座教授
曾任台湾实践大学副校长(2008-2017)、台湾工业设计协会会长。1992年创立工业产品设计学系并担任创系主任(1992-1999);1997年成立设计学院并担任创院院长(1997-2004);其间创办工业产品设计研究所并担任创所所长(1998-2007)。多次获邀担任海内外知名设计竞赛评审委员,同时为数个企业担任设计顾问。
杭间(中国)
Hang Jian(China)
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设计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工艺美学史》《手艺的思想》《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设计的善意》《原乡设计》《设计沉思录:杭间近作选》等。是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美学城市:上海设计大展、第1-4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1-2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墨西哥当代艺术展等的主策展人。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学术委员会创始主席,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创始馆长。
李晓玲(中国)
Li Xiaoling(China)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陕西省工业设计发展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兼国际IF设计大赛概念组函评专家、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人机交互、工业设计、人机工程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获得iF、红点、A-Design、G-cross等多个国际设计奖项,发表高水平核心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1部。获得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专利已落地转化。
陆定邦(中国台湾)
Lu Dingbang(Taiwan,China)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
韩国东西大学设计学客座教授
陆定邦博士在台湾成功大学服务超过25年,曾任工业设计系主任、创意产业设计研究所所长、三创中心主任,以及亚洲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中华设计学会理事长、台湾设计创新管理协会理事长等职务,是台湾在博物馆学、工业设计、文创产业研究、创业教育、服务设计、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先行者之一。最具代表性的学术理论著作为《镜子理论/正创造》和《创意树-艺术创作与管理》。
毛小娟(中国)
Joyce Mao(China)
中国一线科技基金线性资本副总裁
曾担任线性资本(一线科技基金,fund size 20亿美金,股东高瓴、红杉等)副总裁,负责线性在产业生态的建设与运营,覆盖所有重点关注赛道、被投企业对接潜在大客户(大健康、人工智能、零售、工业为主),组织高质量的产业活动,主导与行业、政府的战略合作。同时担任佛山市&顺德区招商顾问,中国最大的00后创业社区wteam评审顾问等。拥有十余年上市公司工作经验,对投资人关系、商业化构建、市场营销、跨界战略合作、科学家圈层运营等有独特的见解。
钱竹(中国)
Qian Zhu(China)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1996年起,先后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条码中心、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等单位任职,曾任《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服饰报》社总经理等职,创办并主编《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产品设计》等多本杂志,赴美创办艺术与设计出版社(洛杉矶)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兼任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任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职务。发表大量学术论文。近年聚焦国际传播、媒体融合、学术建设,策划了多项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主持多个获财政部资助的项目。
王峥(中国)
Wang Zheng(China)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娱乐传媒制作人
资深内容从业者,三十年来致力于传播卓越价值。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二十年,创办国民节目《艺术人生》,同时担任大型晚会导演,后从事频道运营管理工作。现任职于央视娱乐传媒有限公司,铸诚导演工作室总监。
于炜(中国)
Yu Wei(China)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责任教授、科研院长
上海交大博士;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科研院长,交互创新与服务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设计研究专委会委员、文化办公用品产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设计蓝皮书》《中国IP与网红经济蓝皮书》等国家智库成果主编;上海工业美术设计协会副会长、高教学会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会长;美国ⅡT设计学院高级研究学者;泰王国SSRU皇家大学、东方大学等特聘博导。
杨明洁(中国)
Jamy Yang(China)
YANG DESIGN及羊舍创始人
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工业设计师
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收藏,并囊获了包括德国国家设计奖金奖、iF金奖、红点、日本GOOD DESIGN、美国IDEA、欧洲Pentawards金奖、伦敦设计金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银奖在内的上百项大奖。先后就读于浙大、国美,获WK基金会全额奖学金赴德国穆特修斯学院完成工业设计硕士,后任职于慕尼黑西门子设计总部,2005年创办YANG DESIGN。融合了德国逻辑思维与中国人文美学的设计理念,也使得杨明洁成为包括波音、爱马仕、宝马、轩尼诗、NATUZZI、施耐德等国内外顶尖品牌的合作伙伴。
张雷(中国)
Zhang Lei(China)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智能产品创新研究所所长
中国美协工业设计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主持多项国家部委和国内外大型企业设计研发项目,其中包括国家863重点项目和985项目。设计合作的企业包括:IBM、BOEING、BMW、Mercedes Benz、CETIS、RETO、QUICK锡焊有限公司等。设计作品50余项已在国内外投入生产和销售,拥有国内外设计专利100多项。诸多设计作品在国内外重要展览和专业媒体发表,其中包括:米兰设计周设计展、东京设计周设计展等。
周小良(中国澳门)
Chao Sio Leong(Macao,China)
MO-DESIGN创始人、创意总监
澳门设计师协会会长
MO-DESIGN创始人、创意总监,现任澳门设计师协会会长、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平面设计协会会员,致力于品牌策划及设计,屡获国际设计大奖。于2010年为东京字体指导协会(Tokyo TDC)设计视觉形象。近年更将业务拓展至零售及餐饮,先后创立生活创意产品店「MOD Design Store」、独立时装品牌店「C」及植物选品店「THE GREY GREEN」,创立及经营的品牌涉及产品、时装、植物、食品、酒吧及餐厅等。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Yrs54UcTgqfKbaeeNgJh_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