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点燃青春梦想|蝶变·首届中华非遗大学生文创大赛回顾
2025年5月,首届中华非遗大学生文创大赛落幕。
该活动得到了有关大学、行业协会、文创机构和相关专家学者的积极支持,全国大学生热烈响应,踊跃参加。
首届中华非遗大学生文创大赛围绕中国非遗项目和非遗产品展开,主要以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作为主。
经过专家评审,下列选手获得不同层次奖项:
郑萌萌:温州大学;作品《蓝吉吉》设计者。
汤子怡:扬州大学;《梳云织梦-“常州三宝”合璧摆台夜灯》设计者。
英错吉:青海民族大学;作品《蕃丝组合图》设计者
丁鑫:南京艺术学院;作品《觅梦》手工皂产品设计者。
朱可心:河南工业大学;作品《传统草木染工艺在现代家居品中创意》设计者。
程梦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蓝夹缬时装系列》设计者。
韦金鸣:广西师范大学;作品《幽蓝蝶韵》设计者。
王玉:广西师范大学;作品《从一颗蓝草开始》设计者。
王丹丹:天津工业美术职业学院;作品《碟》设计者。
包淑静: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作品《灰缬三色围巾》设计者。
李荣娟:广西师范大学;作品《寓情于锦》设计者
郑丽君:温州商学院;作品:《汉画像石石头上的史书》设计者。
张凯萌:商丘师范大学;作品《仰绍韵》文创设计者。
马永盈:河南工业大学;作品《郑州猴加官》文创设计者。
首届中华非遗大学生文创大赛的主题:
蝶变
首届中华非遗大学生文创大赛的主办单位:
中华非遗大学生文创大赛组委会
联合主办单位:
中国实学研究会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
清大文产规划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陶艺系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美育教育中心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丁非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华非遗大观》编委会
中华非遗大学生文创大赛的有关专家评委介绍如下:
评委会主席
苏旭博士
中国政府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首席文化代表,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原主任;
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国际非遗发展中心主任、
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主席。
评委会主席
王杰教授
中央党校教授,
博导,
领导干部学国学组委会主任,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央视平“语”近人主讲嘉宾之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
组委会秘书长
丁吉林
曾担任:国家发改委主管、国家信息中心主办《财经界》杂志副总编、国家行政学院主管、音像出版社主办《全球商业经典》杂志常务总编;
目前担任:中华非遗大学生文创大赛组委会秘书长、《中国非遗》杂志主编、《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执行主编、《中华非遗大观园》项目总策划、央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策划总监、西柏坡统战讲习馆秘书长、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监督研究会研究员、《中华慈善之夜》晚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策划协会副会长兼总策划……
专家评委
李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洞见战略智库首席顾问、《文旅有李》主讲人,IEEE-UV中国区主席,ECI大中华区评委,世界慢城联盟中国区评委,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评委。
李兴国: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原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意策划的先驱。
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程惠哲: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一至四版)撰稿人。
张旗: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教授
戴雨亨:教授,中国美院陶瓷系主任。
温海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谭云明: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主任。
顾群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王京忠:京忠智库创始人。
冷天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州市雕塑家协会主席。
李文跃:景德镇粉彩陶瓷国家级非遗大师。
王河生:国家级蓝夹缬非遗大师。
丁非:丁非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丁非非遗时尚艺术馆馆长。
大赛意义
大学生中间蕴藏着无穷的青春活力、创意智慧和时代文化。为推动非遗活态传承,近人近物近生活,大赛组委会将面向大学生以非遗主题进行文创设计,为参赛的大学生们提供文创设计内容,为大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使非遗与文创融合发展。通过大赛,也能够发现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大学生们找到自身价值和海阔凭鱼跃的舞台。
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参赛作品必须与非遗有关。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非遗创意产品,同时具有转化、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3.参赛作品必须是未公开发表的,本次大赛不接受其它赛事获奖作品。
4.团体参赛作品署名不超过3个人(获得奖金、奖杯、证书等按照一份计算,赠品每人一份)
5、单件作品参赛提交图片不低于5张;系列作品提交图片数量不低于8张。(其中:1张图片需体现作品全貌;其余图片要求多角度、有参照物、尽可能体现作品原貌)
(二)设计规范
作品设计须使用要符合首届中华非遗大学生文创大赛的相关规范。
一).图片类作品
(1)所有作品以电子图片形式提交,手绘、计算机绘图均可,图片为JPG格式,计算机绘图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300dpi,图片大小控制在5M以内。
(2)图片内容应包括作品设计效果图、作品三视图、细节图、应用场景图、设计说明等,设计说明阐述与设计图稿相结合,保证图片内文字的可辨识度。
(3)参赛作品设计说明包括:创意理念、设计目的、定位、使用模式等(用300字描述)。
二)、数字影像类作品设计规范
(1)所有数字影像类作品需有成品提交,视频成品为MP4格式,清晰度要求:720P(1280*720),编码格式:H.264,配备中文字幕。
(2)参赛作品说明包括创作理念、背景、脚本、主题、分镜等。(用300字描述)
版权说明
1、所有作品必须是原创,报名者必须保证对作品有合法的版权,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方可参赛。
2、凡是获奖作品,大赛组委会拥有作品百分之百的版权和使用权。组委会享有对其进行媒体宣传、出版发行、展览展示的权利;
3、没有获奖的作品,版权和使用权归个人所有。
4、同一名称下的多件系列作品将视为一份参赛作品参评;
5、作者应保证作品的独创性,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和名誉权。严禁抄袭、摹仿、拷贝他人的作品,一经查出,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奖励并进行公告。如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参赛者应由此引发的一切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6、大赛获奖作品将在大赛公众号公布。
大赛特色
非遗文创产业化、市场化的新赛道
非遗大师提升裂变新舞台
大学生文创人才新摇篮
资本投资关注新窗口
企业发现新国潮的新平台
政府采购新机遇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ShuwhRbpmtLFv-fR25xGL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