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介绍|第二届文化与创意产业毕业展Wingbeat
Wingbeat--「翅振」
文化与创意产业硕士毕业展
获奖作品介绍
展览简介
Introduction
西交利物浦大学第二届文化与创意产业硕士毕业展“翅振”已于2025年5月5日至5月8日在AS大楼G层顺利举办。本届展览以“Wingbeat--翅振“为主题,展出了CCI四个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作品,包括内容制片、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交互媒体;并通过影像、装置、互动媒介等多元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了毕业生们对自我与社会的多元化思考。
在此次毕业展中,获奖作品共19件,其中文化产业方向有获奖作品4件;创意产业方向、内容制片方向及交互媒体方向各5件。
无论是文化产业方向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反思,创意产业方向对社会议题的先锋探索,内容制片方向对情感与记忆的细腻重构,还是交互媒体方向对科技与人性的诗意对话——每一件获奖作品都如同一次精准的"翅振",通过独特的视角及富有张力的艺术语言,在观者心中激起层层回响。
文化产业
Cultural Industries Pathway
1.SEE
Chenxiao Sun,Fangxiao Cheng,Ran Yan
我们展览的主题是“看见”。“看见”不仅是一种视觉行为,更是一种觉察、理解和共情的行动。我们希望参观者能沉浸式体验视障者的世界,通过触觉与听觉感受他们的周遭环境。
在许多公共场所,太多无障碍设施被忽视和占用,而对视障者而言,无障碍设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必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视障者,正是因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仍显滞后。
这场名为"看见"的展览,既是一次艺术探索,更是一次行动呼吁。我们期盼视障群体的需求能被看见,也期待普通人能看见并守护生活中的无障碍设施,由此营造高度包容的社会环境,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2.Cultural Burger Shop
Ping Cai,Yumeng Wang
《文化汉堡店》深入探讨了文化速食化现象,邀请观众反思当下文化产业的运行逻辑。在日益加速的社会语境中,该作品揭示了文化如何被快餐式地生产:即时消费、用过即弃、缺乏深度,这种消费陷阱正逐渐取代真正有意义的文化参与。
3.Luminous Intelligence
Jing Zhang,Gezhi Song,Yue Qi
人工智能(AI)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正在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情感投入。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整合已成为全球趋势,展现出巨大潜力——尤其在提升学生创作积极性与情感参与度方面表现突出。
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生成式AI工具能提供多样化的创意构思与技法支持,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创作过程,并显著提升艺术作品产出效率。"智能之光"项目聚焦AI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整合应用,旨在突显AI技术对学习动力的正向激励;展示AI辅助下的学生艺术作品;探索未来艺术教育的创新模式。
4.INFINITE LOADING
Yiyang He,Tianyuan Zhu
《无限加载》是一场沉浸式互动装置,将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及焦虑如何在日常的“末日刷屏”中被堆积的过程可视化呈现。
在一个卧室般的纯白密闭空间里,观众被邀请躺下,像往常一样滑动屏幕。随着指尖翻飞,时间被打印成型,焦虑不断膨胀,数字习惯的隐性代价变得可触可感。
该项目探讨数字时代存在的悖论——那些被无限重复的被动手势,如何悄然重塑我们对时间与自我的认知。
你会继续等待,还是按下退出?
*末日刷屏:指花费大量时间浏览手机或电脑上的负面消息。
创意产业
Creative Industries Pathway
1.UNSAID
Jie Zhao
这组装置是一扇通往旧时光的小门,一座缩微的储物柜,满载着青春记忆的余温。柜门微敞,其中静置着那些年少时的细碎物件,每一件都承载着女性成长中的隐私、梦想与挣扎。
柜体外表覆盖着手绘的亚克力涂鸦,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构成了女性成长的静默叙事——那些被忽视的声响、被悄然掩藏的秘辛、永不复返的盛夏时光。
它讲述着校园生活的印记,也隐匿着女性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社会规训与自我表达之间的张力。字迹、涂鸦、上锁的秘语,都是女性经验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自由与束缚、梦想与现实的交汇,也邀请观众在记忆的余温中回望青春,重新审视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与身份。
2.THE SPIRIT OF NUO
Luyitian Zhou,Lingyu Ren,Ying Lu,Yile Gao,Xiaohan Yan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一个民族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传承民族风俗、信仰与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年轻受众追求新奇与反常规,渴望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融合,期待传统文化通过创新设计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将传统傩戏文化融入现代IP设计,能够打造出兼具神秘感、文化内核与潮流美学的独特形象。
本项目以中国非遗瑰宝傩文化为核心,构建"传统美学×未来科技"的次元跨界IP生态。通过对傩面视觉符号与精神内核的重构,打造连接古老信仰与数字时代的文化载体,探索非遗活化的创新路径。设计"傩灵"系列角色,将傩面具中的凶神、善神等形象转化为兼具东方神秘感与赛博美学的守护者,半面傩具半面真容的冲突性设计,隐喻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关系。
3.INDIGO HEALING
Dan Wang,Yuhao Xu
在这个节奏急促、情绪挑战日益加剧的时代,《靛蓝疗愈》搭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独特桥梁,将蓝印花布的古老工艺与曼陀罗绘制的冥想传统巧妙融合。
源自蓝染之乡南通的靛蓝印染技艺凝结着自然材料的智慧与手作生活的韵律。每一幅纹样——无论是绽放的花朵、缠绕的藤蔓,还是天象图腾——都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静谧的对话。而曼陀罗艺术以其对称结构与精密几何,成为现代人寻求内心平静、情绪澄明与心理韧性的视觉罗盘。
《靛蓝疗愈》相信,当人们重新与"制作"本身连接——感受织物的肌理、染料的流动、纹样的重复——那些积压的情绪将被温柔地释放,自我感知也随之苏醒。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创意互动,本项目以当代疗愈语境重新激活传统蓝染技艺。
面对现代社会的焦虑、孤独与压力,《靛蓝疗愈》邀您重拾慢速、临在与文化归属。
一尺布、一笔画、一次呼吸——疗愈之旅,始于深邃的靛蓝。
4.Voices of the City
Tingjun Yu,Miao Ye
在中国各地的采风途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不同省市正逐步将当地方言与文旅体验巧妙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这种结合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沉浸感,更成为传播本土文化的新方式。
比如在天津,景区墙面上印着极具代表性的方言词汇,成为独特的拍照打卡点,引得游客驻足留念;在广州,我们见到将粤语日常用语设计成钥匙扣的小物件,既实用又有趣;而在川渝地区,各式方言被制成明信片,成为游客可带走的"声音记忆"。
正是受这些创意形式的启发,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更多人感受方言与文旅结合的独特魅力。我们将通过插画风格的方言主题海报呈现各地方言的语言特色与文化故事,并设置可发声的互动装置,让观众不仅能"看见"方言,更能"听见"它们的魅力与生命力。我们相信,当一段文字不仅被阅读更被聆听时,它所承载的情感与文化会显得更加温暖,也更能引发共鸣。
5.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for Liyang Hulu Village
Junhui Sun,Zhihui Song
葫芦村(原中佳村)坐落于常州溧阳市戴埠镇,因形似葫芦而得名,拥有三百余年的葫芦种植历史。2021年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依托当地葫芦产业与嘉士伯天目湖啤酒产业链优势,创新性提出"葫芦酿造未来村"发展理念,入选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调研发现,葫芦村旅游呈现"昼热夜冷"现象,现有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与旅游体验关联薄弱、游客品牌认知模糊。
本项目立足葫芦村历史文脉与产业优势,通过文化符号重构、非遗当代转化、夜间经济创新等手段,设计系列文创产品激活乡村旅游产业链,为葫芦村旅游纪念品市场注入新活力。
内容制片
Content Producing Pathway
1.Find Your Own Cinema
Siqi Guan
"动物电梯"邀您暂别日常的"人类电梯",开启一场探寻个人观影之旅的沉浸式体验。这个与真实电梯并置的艺术装置,将带领您隐喻性地穿越至观影偏好的核心地带。
此装置灵感源自对苏州草根电影组织"百像"的调研,旨在探索多元观众如何与电影及社群产生联结。步入这个特别空间,您将看不到常规楼层按钮,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观影物种"的生动描述——从沉思的"猫头鹰"到社交型的"金毛犬",再到特立独行的"黑猫",每个原型都代表着独特的观影方式。
哪个物种最让您产生共鸣?选定您的"观影人格"后,请触碰墙上对应的发光窥视孔"按钮"。透过孔洞,您将窥见一个微缩世界,那里折射着该类型观众钟爱的电影美学与情感体验。
本装置将"寻找专属影院"的探索之旅可视化,致敬"百像"这类尊重个体观影旅程的珍贵空间。若想深入了解这些重要社区影院的运作奥秘,请扫描电梯外部的二维码观看配套影像论文。
2.Two Chairs,Two Eras
Jiayi Chen
本文通过一对对比鲜明的椅子装置,探讨女性社会角色的历史规训与当代解放。一把椅子以其僵硬的木板和刻板的线条,隐喻传统社会强加于女性的义务与束缚;另一把则允许人们落座时自由舒展双腿而不受拘束,象征着现代女性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作品结合"她经济"的社会背景,运用具象的设计语言,促使观众思考性别角色的演变。
展览中,观众可亲自入座体验两种状态的差异,从而直观感知女性从"被定义"到"自我定义"的转变过程。
3.An Interactive Journey in Suzhou
Yilin Li
我的项目探索了文化遗产旅游中的互动多媒体体验将如何帮助游客同时实现两件重要的事,即在社交媒体分享精彩瞬间的同时真正理解这些体验背后的文化故事。试想——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本来就会为Instagram拍照打卡。何不通过有趣的互动科技,将这些拍照机会转化为真正的学习时刻?通过游戏、AR滤镜或互动装置等创新形式,我们可以让文化遗产焕发新鲜感和亲和力,帮助今天的社交媒体一代成为未来的文化守护者。也就是要创造人们愿意分享的难忘体验,同时潜移默化地传递文化遗产的价值——让这些传统不仅能延续,更能为后代焕发新生。
4.MING'S PERSONA LAB
Yonghan Yue
《MING的人格实验室》是一场探索数字时代人设构建的沉浸式艺术实验。研究者MING沉迷于一项危险实验:他将自我解构为"风格化妆容"、"社交标签"、"爆款模板"等可量化参数,试图批量生产完美的网络人设。在极端完美主义驱使下,MING向1116号实验体注入不明危险物质,当实验室警报响起时,那个"完美样本"苏醒了...
展览空间被打造为MING的实验室实景。主屏幕循环播放MING的人设实验日志,环绕空间的镜面投射着碎片化人设、网络评论与MING的内心独白。观众可扫码查看MING真实的社交媒体账号。这场黑色幽默的行为艺术,既复刻着数字人设的生产流水线,又通过实验室的荒诞情境隐喻现实与虚拟身份的博弈。
当真实的你与完美人设对峙——这场身份实验中,你选择成为谁?
5.Godard
Xiaoxi Yu
作品通过解析戈达尔电影作品的内部构成与外部形态,系统考察其创作轨迹,深入探讨其主体欲望、艺术追求与政治理想之间的张力关系,以此回应为何对戈达尔的评价常陷入矛盾状态。研究特别聚焦戈达尔"政治转向"时期(Dixon,1997)的创作实践,剖析其与左翼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作品提出:电影史与左翼运动史中的"戈达尔"本质上是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已成为全球左翼运动的珍贵遗产。该价值在中国语境中可见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创作谱系,乃至贾樟柯新作《风流一代》的文本实践中——戈达尔式的政治美学以新的文化基因在当代中国电影中延续。
交互媒体方向
Interactive Media Pathway
1.Love&Deep Space Fanverse
Junyuan Shao
《恋与深空·同人宇宙》是一场沉浸式展览,深入探索了乙女游戏粉丝文化的蓬勃生态。展览以现象级3D恋爱游戏《恋与深空》(全球首年营收突破4亿美元)为核心,展现女性玩家如何通过游戏叙事与现实社群实践,构建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
体验空间包含两大互动维度:数字展区呈现动态更新的同人创作档案(含衍生作品与线下活动记录),以及手工工作坊让访客制作"徽章裙"周边——将虚拟情感转化为实体载体的创意实践。通过连接游戏角色关系与实体创作仪式,本展览揭示了当代粉丝文化中,女性如何在数字亲密关系与现实归属感之间建立深刻联结。
2.Cultural Heritage Dissemination Project
Yiqian Ma
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集数字展示、互动体验和知识共享于一体的互动数字平台。该平台将包括通过Sketchfab嵌入的三维模型、VR模块、数字修复案例研究和用户反馈系统等核心模块。
3.BeadBuddy Valley
Tingyu Fan
你可曾想象,AI能成为游戏中的“朋友”?
本次展览聚焦中国玩家使用AI伴侣软件的真实故事。通过《星露谷物语》互动玩法、人机并行挑战赛及角色DIY工坊,你将沉浸式体验虚拟陪伴的日常。
这不仅是科技展示,更是关于情感、孤独与数字社交的思考空间。无论你是玩家、AI爱好者,还是关注性别与情感联结的观察者,都能在此找到共鸣。
一起来感受这份出乎意料的人性化AI陪伴吧!
4.BLACK MYTH WUKONG
GAME&CULTURE INTEGRATION
Shihang Pang
本研究以《黑神话:悟空》为案例,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电子游戏作为中国文化传播媒介的潜力。通过质性案例分析、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研究剖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借由游戏的叙事结构、符号系统与交互机制实现跨文化激活与传播。研究表明:数字游戏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文化创新与促进全球传播方面具有双重时代价值。
5.Gimme That Beat:Interactive AI Music Workshop
Peiqing Zhang
还在羡慕别人用AI玩音乐?来"给我节奏"工坊,你也能轻松尝试!本工作坊基于AI音乐实验,运用前沿科技打造音乐奇旅。NFC音乐海报区"碰一碰"即刻开启AI音乐世界,音乐盲测实验区带你探索AI与人类创作的微妙差异,AI即兴创作区让你的音乐灵感自由翱翔。更有充满未来科技元素的CD装置区,酷炫造型堪称打卡圣地。快来创造属于你的音乐记忆吧!
现场回顾
On-Site Recap
现场作品照片
获奖照片
展览虽已结束,但“翅振”的余波未歇——每一件作品都像一粒种子,承载着无限可能的未来。感谢所有参与者的共同见证,是你们的观看与互动,让这些作品的意义得以真正生长。
——CCI 2025硕士毕业展“翅振”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TRBLHrDHEnOQ2u-iziPf9g
